宸寶開始接受溜滑梯
於是整個上午,很多時間,都在享受溜滑涕的樂趣
小雄(2y5m)從下滑下來
宸寶(1y10m)離開了滑下後會被沖踼的區塊
漂到溜滑梯的旁邊
小雄用速猛龍的力量,往宸寶方向走過去
用不會控制力道的小手,把宸寶比挻挻的摔到地上
頭的撞擊身伴隨著宸寶的哇哇大哭

這1切。都在媽媽我的親眼底下發生
我說:這是誰的小孩(口氣明確,但沒有怒)
雄媽來到現場:詢問了小雄(我聽不到,我只想著安撫宸寶)
我說:宸寶那裹痛?有沒怎樣(後腦躺下去,我用看的就覺得痛)
我說:很痛吧?媽媽抱哦,媽媽愛你哦(宸寶安靜了)
我問雄媽:小雄說什麼?(小雄已離開現場)
雄媽:小雄覺得宸寶要靠近他,他不喜歡
我:沈默了

領隊試著陪伴宸寶
跟著宸寶的腳步走上了樓梯
我的心肝寶貝看著我,我陪著她下樓梯

我可以理解,1直在對與錯之間找平衡,這樣的環境不容易
我可以理解,傾聽是為了讓小孩知道我們在意
我可以理解,小孩不同階段的特質表現不1樣
我可以理解,其實對宸寶來說,或許很簡單,就是哥哥打了她

因為可以理解,也因為沒有外傷⋯⋯
我選擇了沈默

我的心裹開始想著
這個真的是我要的共學理念嗎?
這個真的是共學所擁有的環境嗎?
這個真的是當媽的我想為她安排的嗎?

我必需說,這次宸寶被打
我的心情比上次更堅強(至少我沒有想哭)
雖然宸寶這次被打的更用力,也伴隨著哭泣
我卻還能沈默,沒有紀續在事件上的情緒

半夜,我卻失眠了
我想著⋯⋯
我要因為理解就去接成為被傷害的對象嗎(怎麼說,宸寶都是被打的,因為她在那團體是又新又小)
我要因為以後宸寶也可能會有那樣的階段,所以沈默嗎(就像有天宸寶變成大小孩,行為也能傷害到小小孩)
我要因為共學環璄或新的觀念來改變嗎(認真講應該是這個共學團體,並不是所有的共學)
⋯⋯我覺得我在這個份圍裹生病了

我怎會沒要求小雄來倒歉呢?
上次的事件,我明確的了解【對不起3個字的情操】對自已有多重要
新的事件,我卻沈默接受了⋯⋯
因為我覺得【對不起】的情操,不重要了嗎?

躺在床上⋯⋯閃過1堆念頭
我可以因為1個母親的身份,了解小雄或任何1個共學的小孩【沒有惡意】的情況下傷害了某個人
但,為什麼我的小孩要因為我而【接受這個事件】
在這,每次小孩出手,父母的方式看起來都是【各自帶開】
去尋找和探索各自小孩的狀況和事件
然後呢?因為小孩說了心裹話(不管對或錯,或者說沒有絕對的對與錯)
就當做每次的經驗(體驗)累積,然後,相信他們有天會因為大人的傾聽想通自已的問題
期待每次小孩在新體驗後,某1天的改變?然後大人們喜悅的談論自已小孩成長的改變?

我,怯步了
用大人的眼睛,我看到
習慣動手的小孩,還是會動手,有時對象不同,有時是變成被動手的角色
這個過程!是不是因為大人的處理方式看似消及而讓小孩更理所當然?
我希望宸寶,在團體中學到什麼?在哥哥姐姐身上觀察到什麼?
我希望宸寶如果是打人的那個人,可以倒歉,有1天她會懂,傷害別人是不對的
(或者是我用行動示範和對方倒歉,之後在找時機和她解譯)
我希望宸寶如果是被打的人,可以勇敢面對,因為未來的路她需要更多勇氣
(但宸寶現在太小了,她只能感受,卻無法表達,更沒有心眼)

我,錯了嗎
其實宸寶真還小,雖然她可以勇敢不哭,樂觀的又紀續去接近小雄
被打以及哭泣的過程,她學到了什麼?又可以學到什麼?我想要她了解什麼?
身為媽媽的我,要怎麼處理類事件,我困惑了
如果不是在共學環境理,這些事,會有什麼反應好像都理所當然

在這個環境,我卻不在是我
是因為我想給自已機會嗎?(必竟這是我為宸寶選擇的)
也是我心中曾經覺得與堅信是好的模式(好的還沒來,事件卻紀續@@)
理解就要接受嗎?接受的層度和界限在那?
這裹就像1個小型的社會,用宸寶目前的的心霝來面對這些
到底,我想要什麼?
讓她在事件中茁壯?茁壯什麼?了解什麼?學到什麼?

我沈默是因為我想了解更多?又或者我也生病了
我。心臟變強壯點了,但,卻失眠了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呆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